【行業(yè)新聞】黃金成紐帶,推動中瑞雙邊貿易繁榮發(fā)表時間:2024-10-17 10:43 據(jù)商務部網站消息,9月23日,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瑞士聯(lián)邦委員兼經濟和教研部長帕姆蘭以視頻方式共同宣布,中瑞兩國正式啟動自貿協(xié)定升級談判。雙方同意將共同努力,加緊磋商,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盡早達成高水平升級協(xié)定。 2013年7月,中國與瑞士簽署自貿協(xié)定(Free Trade Agreement,簡稱FTA),這也是我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簽署的第一份雙邊自貿協(xié)定。 2014年7月1日,中瑞自貿協(xié)定正式生效。2017年1月,中瑞雙方宣布啟動自貿協(xié)定升級聯(lián)合可研。2024年1月,中瑞雙方宣布完成聯(lián)合可研,一致同意盡快正式啟動升級談判。 自2014年雙邊自貿協(xié)定生效以來,中瑞兩國商品與服務貿易迅速增長,中國已成為瑞士第三大貿易伙伴。 據(jù)海關總署數(shù)據(jù),2023年,中瑞進出口貿易總額為4169.3億元,同比增長9%。其中,中國向瑞士出口極多的是“機電產品、化學工業(yè)產品”。中國自瑞士進口極多的是“珠寶、貴金屬及制品;仿首飾;硬幣”和“光學、醫(yī)療等儀器;鐘表;樂器”等。今年1月至8月,中瑞雙邊貿易額達3260億元,同比增長15.2%。 觀察中國海關數(shù)據(jù)可以看出,包含黃金在內的貴金屬是瑞士向中國出口的拳頭產品。 瑞士本土金礦資源雖然匱乏,但瑞士卻是世界上極大的黃金交易國,全球大約20%的黃金貿易都是在瑞士進行的。瑞士之所以是全球極大的黃金交易國,源于其強大的黃金冶煉能力。 瑞士與黃金的淵源始于17世紀的鐘表業(yè)。當時瑞士奢侈鐘表開始出口全球,生產奢侈鐘表需要大量的黃金等貴金屬,于是在19 世紀,瑞士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家黃金冶煉廠。20 世紀兩次世界大戰(zhàn)期間,作為中立國的瑞士贏得了“金條及其他貴重物品儲備天堂”的美譽。 如今,全球七大黃金精煉廠中,有4家位于瑞士。4家企業(yè)分別是瓦爾坎比(Valcambi)、龐博(Pamp)、賀利氏(Argor-Heraeus)和美泰樂(Metalor)。其中瓦爾坎比、龐博和賀利氏位于瑞士南部的提契諾州。這個州與意大利接壤,相距僅幾公里。便捷的交通使得這個州的3家黃金精煉廠在很多年里,成為意大利珠寶業(yè)的貴金屬產品供應商。 如今,瑞士這4家精煉廠的黃金年產能超過1600噸,占全球黃金冶煉產能的近三分之一。4家冶煉廠也是倫敦金銀市場協(xié)會(LBMA)會員,其生產的金條被列入LBMA合格交貨清單。 作為全球實物黃金交易的主要中心之一,瑞士有不少銀行和交易公司從事黃金買賣與運輸。2023年,瑞士黃金出口額達1000億美元,占全球出口額的近四分之一。黃金出口目的地是包括中國、印度、英國和美國在內的幾大黃金交易國。 據(jù)海關數(shù)據(jù),2023年,僅中國內地就從瑞士進口了451噸黃金,耗資252億瑞士法郎。 得益于強大的黃金冶煉能力,瑞士也是全球最大鐘表出口國,鐘表出口額占瑞士國內生產總值約 4%,其中大部分出口到美國和中國。 據(jù)史料,清朝的康熙皇帝是西洋鐘表發(fā)燒友,曾在故宮組建了一個制造和維修鐘表的工坊。到 19 世紀初,中國進口的大部分鐘表都來自瑞士制造。 瑞士在制表業(yè)尤其是手表機芯方面多年積累的精密技術,已經成功應用到其他高精密零件。如今,包括測量工具和醫(yī)療設備在內的精密儀器已成為瑞士僅次于鐘表的第四大出口產品。 2023年,瑞士鐘表出口總額達到創(chuàng)紀錄的267 億瑞士法郎,比上年增長7%,其中中國占10.3%,香港占8.8%。 如今,中瑞兩國正式啟動自貿協(xié)定升級談判,我們期待著談判早日達成,兩國人民盡享福祉。 |